勇奪三連勝!星河動力率先邁入民營火箭規模化發射新階段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商業航天迅速崛起,國內的政策利好也為商業航天的發展帶來了結構性機會,眾多民營企業參與其中。在“航天強國”的發展思路下,中國航天進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
在國家相關政策放開、資本與技術的共同驅動下,迎來強勁的發展勢頭。有關商業航天的融資與產業布局的利好消息不斷涌現,一批民營創業型企業正逐步成為推動我國航天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中堅力量。
繼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抓總、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制的“力箭一號”(ZK-1A)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后,8月9日12時11分,星河動力航天公司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三)·星光益彩號運載火箭(任務代號:WHITE IS THE NEW BLACK),順利將泰景一號02星、平安三號衛星和東海一號衛星精確送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來源:胡軍、李裕祥攝
星河動力成立于2018年,是中國第一家連續、穩定發射成功的私營火箭公司,也是全世界第三家進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私營火箭公司。主要從事低成本商業航天發射業務。其核心產品及服務包括“谷神星”系列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發射服務,以及“智神星”系列中型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發射服務等。
本次發射實現了“谷神星一號”商業火箭的連續三次發射圓滿成功,星河動力航天保持了100%的成功率,創造了中國民營火箭發展的新紀錄。同時,本次發射成功也標志著“谷神星一號”開始從成功走向成熟,率先邁入民營火箭型號的規模化商業發射交付的新階段。
前不久,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軌姿控動力系統可靠性增長試驗,試驗時序正確、帶壓分離正常、火焰明亮、結構完整,獲得了有效地試驗數據,進一步考核和提升了軌姿控動力系統的可靠性。“谷神星一號”火箭直徑1.4米,全長約20米,起飛重量約33噸,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最大運力300公斤,火箭四級采用了總體/結構/動力一體化設計、面向推進劑最小消耗的滾動通道簡約控制、分布式軌姿控動力系統、3D打印軌姿控發動機、垂直自對準等創新性設計,可以幫助國內外衛星客戶提供微小衛星的靈活的專屬、共享、搭載等定制化發射服務。
此次,谷神星一號(遙三)·星光益彩號運載火箭共發射3顆商業衛星,分別為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泰景一號01星、02星”,用于對地球實施光學遙感和圖像數據回傳及地面圖像處理,面向林業、農業、海洋等用戶提供商用業務數據服務的業務運營;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東海一號”微納偏振光遙感衛星,用于驗證微小型偏振光相機多模式遙感探測技術,同時開展多項國產自主可控關鍵技術在軌驗證,為海洋及其他邊遠地區提供天基衛星服務及應用打下基礎。
今年5月初,星河動力為進一步滿足衛星客戶大尺寸衛星載荷的發射需求,在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的基礎上做了整流罩升級工作,升級后的整流罩直徑增大至1.6m,長度增加至5.2m,罩內總空間達到了8.1立方米,進一步優化了裝載空間,提高了綜合運載能力。星河動力的整流罩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針對升級整流罩,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充分繼承遙一、遙二整流罩設計的基礎上,全面深入開展了火箭氣動外形優化、控制穩定性分析、整流罩結構優化設計、整流罩剛強度分析、整流罩分離計算仿真等設計工作。
第二,星河動力圓滿完成了整流罩靜力和分離等系列地面驗證試驗,試驗結果與預示數據一致、同時也滿足承載設計要求,整流罩分離全程工作正常,時序正確,無干涉、碰撞等現象,順利通過考核。
星河動力航天CEO劉百奇表示“星河動力航天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離不開公司清晰正確的戰略目標和專業穩定的團隊。在戰略目標方面和專業穩定的團隊方面,公司都做了一定的布局。在將來,星河動力會持續加強隊伍建設與技術創新,助推中國商業航天產業邁入常態化、規模化發射新紀元。”
中國商業航天自2014年興起,彼時商業火箭、商業衛星等企業陸續成立,北京亦莊甚至成了著名的“火箭一條街”,成立于2018年2月的星河動力經常被問到起步是否晚了。劉百奇表示,“從當時的時點看,外部覺得確實起步晚了。那個時候第一批成立的火箭公司可能已經融了四五個億,他們的團隊已經達到上百人,火箭產品已經快研制出來,準備發射了。”
作為商業航天領域社會公益的先行者和踐行者,在不斷進行科技創新的同時,星河動力航天也在積極地為社會公益注入愛與溫度。此次星河動力航天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自閉癥兒童救助基金、阿里巴巴公益,積極呼吁社會關注“星光益彩”項目,關愛自閉癥兒童成長,給予他們足夠的愛,每個生命的存在都值得擁有美好的希望和燦爛的未來。以愛為名、為愛而行。
在未來,星河動力航天也將繼續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傳遞愛的力量。宇宙廣袤,有愛不孤獨。
隨著大航天時代的到來,商業航天正逐漸成為太空經濟空前繁榮和發展的新動力,星河動力航天作為這一領域的領軍企業,將始終面向市場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祖國航天事業發展,使太空資源進一步融入人們的現實生活,源起基金持續關注與跟蹤該賽道中的投資潛力企業。#航空航天#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內容部分信息來源網絡,本平臺不對文章信息或資料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承擔責任。文章僅供閱讀參考,不作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