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賽道——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核心觀點
工業互聯網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
1、多項利好政策持續頒布,有效促進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實踐和政策引導緊密結合,政策體系和相關產業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促進。
2、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日趨成熟,直接產業和滲透產業高速增長。2021 年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增加值 1.17 萬億,工業互聯網平臺是直接產業增長的核心動力,2021 年間接產業增加值 2.93 萬億,保持高速增長。
工業互聯網行業現狀分析
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
具體來看,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既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也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應用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業態、新產業,將重塑企業形態、供應鏈和產業鏈。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向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廣泛拓展,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六大新模式,有力的促進了實體經濟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持續攀升。
2017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的年復合增速達11.73%,2021 年產業增加值達到 4.1 萬億元,名義增速達到 14.53%。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占 GDP 的比重逐年增長,從 2017 年的 2.83%增長至2021年的 3.58%。
預計 2022 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 4.45 萬億元,占 GDP 比重將上升至 3.64%,工業互聯網已成為 GDP 穩定增長的重要貢獻力量。
我國各省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新突破。2021 年,全國大部分省市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經濟增加值中的比重保持在 3%以上。
我國東部地區工業互聯網發展活躍程度較高,廣東、江蘇等工業互聯網發展最為活躍。中西部省市中,四川、河南等脫穎而出,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中堅力量。包括廣東、安徽等在內的省市自治區工業互聯網增加值規模破千億,工業互聯網處在快速發展期。陜西、內蒙古、新疆等地工業互聯網發展相對緩慢,隨著當地網絡設施的迅速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進入快速擴張期。
工業互聯網帶動就業增長,推動就業結構優化。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在創造新型就業崗位的同時優化勞動力市場結構。
工業互聯網所處政策環境分析
2017 年 11 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的《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成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2021 年 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提出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并將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
2022 年 11 月,工信部給中國商飛發放了第一張企業 5G 專網的頻率許可,獲批的 5925~6125MHz 和 24.75~25.15GHz 為工業無線專用的頻段,此次商飛專網頻譜落成意義重大,商用和工業通信設備商迎來新一輪部署周期。
由此來看,我國多項利好政策持續頒布,有效促進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實踐和政策引導緊密結合,政策體系和相關產業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促進,政策體系不斷探索完善。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情況分析
工業互聯網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整體數字化轉型,有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成長,不斷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同時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也催生了大量的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的高技能就業崗位,倒逼專業技術人才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結構優化升級。
據測算,2021 年工業互聯網帶動就業 2803.68 萬人。預計 2022 年,工業互聯網帶動就業將達到 2908.71 萬人。由于工業互聯網滲透產業各行業增速放緩,帶動新增就業人數呈現小幅回落態勢。
工業互聯網所覆蓋的產業包括直接產業和滲透產業,近年來相關產業增加值持續增長。整體上看,工業互聯網四大產業增速穩健,同時,工業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加速滲透賦能作用凸顯。
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涵蓋構建功能體系的“網絡、平臺、數據、安全”四大領域,包括智能裝備、工業軟件與大數據分析,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等細分領域。2021 年直接產業增加值 1.17 萬億元。
工業互聯網滲透產業為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的相關產品與服務在其他產業領域融合滲透而實現生產效率提升的產業。如采礦業、制造業等。2021 年滲透產業增加值 2.93 萬億元。
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涵蓋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數據和安全相關產業,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量。我國網絡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發展處在加速擴張期。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可分為設備層、網絡層、平臺層、軟件層、應用層和安全體系等六大部分構成。設備層包括智能生產設備、生產現狀智能終端、嵌入式軟件及工業數據中心,網絡層包括工廠內部和外部的通信。平臺層包括協同研發、協同制造、信息交易和數據集成等工業云平臺,軟件層包括研發設計、信息管理和生產控制軟件。應用層是包括垂直行業應用、流程應用及基于數據分析的應用,而安全體系則是滲透于以上各層中,是產業重要的支撐保障。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上游是網絡層和設備層。主要提供平臺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設備和軟件,支持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和開發。需要的硬件設備主要包括各類傳感器、工業級芯片、控制器、工業機器人等。
工業互聯網平臺位于產業鏈中游,是工業互聯網產業增長的核心動力,也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產業,增長前景廣闊。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主要集中于設備管理服務、生產過程管控與企業運營管理三大類場景,占比分別達到 38%、28%和 18%。資源配置優化與產品研發設計獲得初步應用,但總體仍有待培育。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下游是典型應用場景的工業企業。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涵蓋十分廣泛,但主要集中于機械、能源領域。
工業是 5G 融合應用的主陣地,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遍地開花,覆蓋航空、礦山、鋼鐵、港口、電力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有力推動了工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融通發展。
“5G+工業互聯網”的二十大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協同研發設計、生產單元模擬、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等,覆蓋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運輸等核心環節,形成了規模復制推廣的良好基礎和巨大應用潛力。
結語:“5G+工業互聯網”五大重點行業分別是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采礦行業和電力行業,不同行業重點應用場景存在差別。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正處于起步探索轉向規模發展的關鍵期,數字化轉型及應用驅動下游相關產業變化,進而帶動中游和上游變化,相關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后續我們將持續關注工業互聯網賽道更多價值點。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內容部分信息來源網絡,本平臺不對文章信息或資料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承擔責任。文章僅供閱讀參考,不作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