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仍未走出寒冬,人才爭奪戰卻已經打響
時至今日,國際通膨陰霾未除、俄烏戰爭尚未看到終點、地緣政治情勢依然動蕩不止;抗疫方面,隨著我國疫情大幅解封,全球將進入短期全境擴散的陣痛期。綜合多方面影響因素來看,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半導體行業存在需求缺乏明顯增長動能的問題,加上先前2020~2021年資本支出擴增所產生的新增產能將逐步開出,供需結構的調整或將成為2023年國內外半導體業的主基調。
源起基金關注到,盡管半導體產業前景陰霾未散,絲毫不影響某些行業者積極進取的步伐,在各國和地區競相發展半導體的背景下,搶人大作戰的戰況更加激烈,有的臺資企業不僅薪水高還給股份,讓員工充分享受公司成長帶來的紅利。
半導體行業現狀如何
2022年中旬以后,隨著全球科技產業景氣的反轉,長鞭效應最終依舊無可避免的傳導至半導體業,尤其是中國智能手機“雙11大促”銷售資料不佳、疫情沖擊鄭州富士康運營等影響,使得科技行業景氣再度回落。另外,部分品牌再度出現組裝環節暫停、訂單削減的情況,況且又有半導體自身處于下滑的周期,故2022年第四季半導體業景氣開始陷入低潮,整體半導體市場面臨高庫存、低需求的發展困境。
半導體行業現狀不容樂觀。
來源:攝圖網
除了記憶體市場面臨價量齊跌的窘境,以及集成電路設計業訂單不斷遭到來自于PC、智能手機、消費性電子等領域的客戶進行砍單外,半導體封測、晶圓代工業也開始感受景氣逆轉的壓力,不但多數業者著手調降資本支出,亦面臨產能利用率直線下滑的局面,報價也出現松動的情況。
以晶圓代工業為例,大部分二線晶圓代工業者因成熟制程的供過于求恐陷入代工報價下滑的情勢。
至于各界也相當關注半導體行業U型筑底過程,主要是2022年第四季~2023年第二季將是行業所面臨需求下滑、庫存去化的階段,預計最慢2023年第三季上旬國內外半導體業始可看到客戶陸續恢復下單的動作。
但也因2023年上半年景氣下修的幅度較大,第三季、第四季反彈的力道仍難以全面樂觀看待,依舊有待后續全球政經情勢的發展而定,故2023年全年國內外半導體業景氣表現皆未如2022年。
景氣度欠佳,對行業有何影響
據2022年12月IHS Markit、EIU發布的預測數據來說,2023年全球GDP成長率將分別由2022年的2.9%、3.0%,進一步減緩至1.6%、1.7%,其中兩家預測機構認為美國經濟成長率恐僅有0.3%、0.1%,歐元區更是呈現-0.2%、0.0%的水準。
顯然,這影響到半導體業終端應用市場之需求表現,特別是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消費性電子出貨量將呈現負數態勢,僅有車用、伺服器、智能手機市場尚可有小幅增長的機會,但其中智能手機增幅亦僅有低個位數,尚未回到疫情前的水準;而半導體業的需求面也缺乏明顯增長動能。
放眼全球半導體市場,近期本產業景氣也逐步進入寒冬,以美光(Micron)、英特爾(Intel)為例,紛紛祭出資本支出下修、減薪裁員的動作,其中美光2023年將裁員10%,且停發獎金;至于國內半導體業大廠雖未跟進縮減人事,但也藉由縮小招募范圍、擴編需要部門最高主管核示等彈性調整方式來因應不景氣。
不過,行業不景氣從某種角度講也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被迫讓企業向內生長,在逆境中求變,以應對惡劣的行業環境。譬如,三星計劃將下一代 CXL DRAM 封裝和稱為 SSD 的數據存儲設備等用于高性能計算 (HPC) 的存儲器半導體借給包括谷歌在內的云服務公司,并從他們那里收取租金。
來源:網絡
對于三星而言,MaaS 業務將確保穩定的銷售和收益流,尤其是當芯片價格在行業下行周期中大幅下跌時。三星的這種半導體芯片“租賃”思維,有望成為新商業模式。
行業寒冬依舊,人才爭奪戰卻已打響
新冠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芯片荒成為行業最為棘手的問題時,世界各國才驚覺半導體是攸關國安與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臺廠為了站穩半導體行業制高點,不僅給員工加薪只,買股補助以及各項福利給給得很大方。
來源:攝圖網
某家獵頭公司資深副總經理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走在最前端,為了繼續維持競爭優勢,企業對人才毫不吝嗇。”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上市半導體廠員工薪資比2021年平均每人達新臺幣170.5萬元,年增20.75%;上柜半導體廠員工薪資平均每人130.9萬元,年增約14.72%,薪資漲幅令人稱羨。
各個國家和地區競相發展半導體產業,讓搶人大作戰的戰況更加激烈。
臺積電對碩士畢業生可以開出年薪新臺幣150萬元待遇,如果工作資歷3年以上,年薪突破300萬元者更比比皆是。
臺積電除了將高階主管部分的變動薪酬轉為以股票形式發放的長期獎酬,以強化經營績效與股東利益和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成果有更好的連結,也在2022年10月啟動全球員工購股計畫。
產業前景蒙上陰影,仍不乏業者延續積極步調,聯電因晶圓12A廠P6廠區將于今年量產,為此將持續招募新血,動作相對積極;經過市場調查,半導體工資額在2021年第三季突破3萬后,持續走揚,直到2025年第2季都還在創高、工作數高達3.6萬,預計2025年下半年才會放緩。
結語:不論如何,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電子行業景氣循環周期進入下修階段,尤其是以智能手機、PC、消費性電子為代表的電子需求萎靡,影響行業整體需求,而短期內全球消費電子終端廠商將處于去庫存階段,行業景氣逐步探底后,將等待未來反彈的契機;也可確認2023年國內外半導體行業景氣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而定,而未來需留意的是中國疫情全面性爆發造成供應鏈的短期沖擊、消費回暖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芯片##半導體#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內容部分信息來源網絡,本平臺不對文章信息或資料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承擔責任。文章僅供閱讀參考,不作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