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基金關注領域——生物基材料(三)
生物基材料發展現狀
(一)市場規模
我國生物基材料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由2014年的96.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99.2億元,CAGR為10.9%。2021年,我國生物基材料產能1100萬噸(不含生物燃料),約占全球31%,產量700萬噸,產值超過1,500億元,占化工行業總產值2%左右。
根據我國《“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未來十年35%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產品可被生物制造產品替代,生物基材料下游應用領域不斷壯大,將繼續拉動我國生物基材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面向2030生物經濟施政綱領》戰略報告預測,2030年全球將有大約5%的化學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來自生物制造,其中20%的石化產品(約8,000億美元)可由生物基產品替代,目前替代率仍不到5%,市場提升空間近6,000億美元。
圖|2015-2021年中國生物基材料市場規模
根據“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預測,未來十年石油化工、煤化工產品的35%可被生物制造產品替代。美國《生物質技術路線圖》規劃,2030年生物基化學品將替代25%有機化學品和20%石油燃料。歐盟《工業生物技術遠景規劃》規劃,2030年生物基原料替代6%-12%化工原料,30%-60%精細化學品由生物基制造。
據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2020年全球生物基材料總產能達到211.1萬噸/年,約占全球塑料生產能力的1%(2020年約為3.7億噸/年),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87.1萬噸/年,2020-2025年復合增速達6.3%。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將維持較高增速,2020年其占全球生物基材料生產能力的58%以上(122.7萬噸/年),預計至2025年占比將提升至62.7%,復合增速高達8.0%。
圖|2019-2025年全球生物基材料產能
圖|2020年全球生物基材料產能占比
從全球范圍來看,亞洲是生物基材料重要的生產中心。據《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對策與建議》(魏珣等,2022年4月),2020年,產能占全球生物基材料的46%,其次為歐洲、北美,產能占比分別為25%、17%。
圖|2020年生物基材料產能地區分布
(二)競爭格局
我國生物基材料尚處于起步階段,出現了安琪酵母、晨光生物、梅花生物、華恒生物、金禾實業、凱賽生物等重點企業,多為細分領域龍頭。安琪酵母已成長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產品遠銷155個國家和地區,華恒生物的丙氨酸產品生產規模位居國際前列,梅花生物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產企業。
圖|中國生物基材料主要生產企業
(三)發展趨勢
非糧生物基材料將加快創新發展。為引導基于大宗農作物秸稈及剩余物等非糧生物質的生物基材料產業創新發展,2023年1月國家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要重點突破非糧生物質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具體包括建立工業菌種與酶蛋白元件庫、突破非糧生物質糖化關鍵技術、優化非糧生物質糖發酵工藝及開發低濃度產物高效提純濃縮工藝。
圖|生物基材料產業鏈及發展趨勢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內容部分信息來源網絡,本平臺不對文章信息或資料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承擔責任。文章僅供閱讀參考,不作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