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基金關注領域——先進制造之數控機床產業應用及技術
機床與其他機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機床是制造機器的機器,同時也是制造機床本身的機器,因此機床又被稱為“工業母機”或“工具機”。
機床為裝備制造業提供生產設備,凡是對加工精度要求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部件都需要通過機床加工。因此機床在制造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當前機床行業已進入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產品的機電一體化時代。
數控機床產業應用分析
- 數控機床應用領域分析
機床是工業制造的基礎設備, 擁有極為廣泛的下游應用領域。機床下游應用領域包括航空、鐵路機車制造、模具制造、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汽車制造、工程機械設備制造等領域,其中,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業以及通用設備制造業的機床消費額占比最高。
更進一步,對不同應用領域的機床需求進行拆分,由于不同領域中所需加工零件差異巨大,且同一領域中不同種類零件需要不同類型機床進行生產加工。
例如,在汽車制造業中,汽車發動機就需要專用高效數控機床進行生產加工,而汽車零配件則需要數控車床、數控高效磨床、立臥式加工中心等進行加工;在航空工業中,飛機機身、機翼由于材料90%以上為鋁合金,故主要依靠龍門移動式高速加工中心、高速五軸加工中心加工,飛機發動機零件則需要精密數控車床等進行加工。
因此,不同應用領域所需的機型類別也存在較大差異, 具體而言, 不同應用領域的所需加工的核心零部件及對應的需求機型。
(二)數控機床主要應用場景需求分析
技術變革悄然而至,加速金屬切削機床升級換代。金屬切削機床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通用設備、電子信息設備以及航天航空等高端制造領域。近年來,隨著下游應用端新型工藝技術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金屬切削機床的升級換代將有望迎來加速。
1、汽車
電動化與輕量化乃大勢所趨,推動存量設備加速更新。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 會統計,2020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 136.61 萬輛,同比增長 17.3%;2014-2020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 CARG 高達 60.98%。
2020 年 11 月,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1-2035 年)》,規劃指出,到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全國新車銷量的 20%。假定未來五年,國內汽車新車銷量水平較為穩定,維持在 2500萬輛的水平,則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有望實現 500 萬輛的銷量,年均復合增速高達29.63%。
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發生改變后,除去傳統的車橋、傳動軸、制動器等零部件的加 工需求基本不變外,發動機缸體、缸蓋、凸輪軸等零部件需求會相應減少,而衍生出的 各類機床、刀具也將失去原有的作用,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車身材質、電池系統、電機和電控系統,需要能夠適應更復雜、更多樣的生產要求的機床進行加工。
譬如,在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制造中需要對電機軸、電機殼體等進行金屬切削加工;新能源車的純電齒輪要求每分鐘達1.5萬-2萬轉,遠高于傳統燃油車的 6千-8千轉,從而其對于齒輪精度和齒部嚙合品質會有更高要求,由此需要更高精度的加工設備;對于新能源車變速器而言,由于電機本身就自帶變速箱屬性,故變速器的主要作用是優化電機維持在最佳效率點運轉,其通常采用同軸設計,與電機緊密連接,因此,不論是在精度上還是體積上 都對加工設備提出了極高要求。所以,汽車電動化趨勢將推動機床設備的產品升級。
一方面,根據中汽協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汽車重量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為了應對日益提升的油耗考核要求,傳統燃油車力求通過減輕重量,以實現這一目標;另一方面,在同樣的帶電量水平下,為了增加續航里程,新能源汽車對于輕量化也有著強烈訴求。相較于鋼材,鋁合金材料具備更好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和斷后伸長率,同時,密度更小、重量更輕,能夠在確保安全性的同時,充分滿足汽車對于輕量化的需求。
因此,近年來,鋁合金在汽車核心零部件上的滲透率明顯提升。而根據Ducker Worldwide預測,鋁制引擎蓋滲透率有望從2015 年的48%,提升至2025 年的85%;鋁制車門滲透率有望從2015 年的6%,提升至2025 年的46%。由于鋁合金的對機床的加工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傳統燃油車發動機為例,鋁合金缸體缸蓋的薄壁結構在加工時,容易震動及發生形變,進而影響零件表面質量及尺寸精度;而包括電機、減速機、電控、OBC 以及大總成件在內的各種新能源汽車鋁合金件,也需要特定機床進行加工。
因此,隨著鋁合金在汽車核心零部件上持續進行導入,與之適配的加工機床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更新升級。
2、3C 電子
5G 技術升級帶動機床設備更新。隨著 5G 技術的全面下沉及終端產品進一步豐富,5G 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2020 年,我國 5G 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 1.63 億部, 占全部手機出貨量的 52.9%,根據 IDC 預測,2020 年全球 5G 手機出貨量約為 2.74 億部,而 2023 年有望達到 8.5 億部,2021-2023 年復合增速高達 45.84%。
與此同時, 5G 網絡建設也在穩步推進。2020 年,國內新建 5G 基站超 60 萬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 年新增 5G 基站數量有望達 85 萬個,2021-2023 年復合增速 15.62%。5G 手機與基站滲透率的提升,將加速以 CNC 加工中心為代表加工設備實現更新換代。
從產品需求上看,5G 技術的下沉將加速 5G 手機等智能設備對于原有 3G、4G 手機的替代,機床設備廠商將隨著 5G 手機滲透率的不斷加快而獲得更多的設備訂單。從加工工藝上看,5G 毫米波通信、5G 天線設計,對手機機殼材料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 機身材質一般使用如樹脂、陶瓷、玻璃等不易干擾信號的非金屬材料。
新材料的應用對于原有 CNC 加工機床在加工精度、加工技術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如玻璃精雕技術、陶瓷加工技術、復合材料加工技術等,相關企業也設計出適應新加工要求的 CNC 機床, 如創世紀的玻璃精雕機、雕銑機等。
而對于 5G 基站而言,其體積比 4G 更小,內部結構更為復雜,每個 5G 基站內部的腔體數量過百,所需要的生產工藝也更為復雜,以基站通信濾波器為例,要經過打孔、攻牙、銑削等工序,常規的立式加工中心需要裝夾六次,這就需要在現有機床設備上進行升級,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因此,在 5G 技術升級的行業背景下,5G 手機滲透率的提升以及新型基站的放量將推動機床設備更新換代。
3、航空
新材料應用與結構件復雜化加快機床更新需求。為減輕機身重量,增加機動 性和有效載荷、航程,近年來,飛機越來越多地采用鋁合金、鈦合金、耐高溫合金等新 型輕質材料。
由于飛機機身結構件多為薄壁結構,形狀復雜,以扁平件、細長件、多腔件和超薄壁隔框結構件為主, 加工過程中, 原材料去除量大, 整體材料利用率僅為5%-10%。復合材料用量的增加及整體結構的復雜化,對于機床提出更高要求。
源起基金表示,在通用機械制造領域,數控機床廣泛應用于齒輪、軸類、箱體等各類零部件的加工過程中。通過精確控制刀具的運動軌跡和切削參數,它能夠高效生產出形狀復雜、精度要求嚴格的零件,顯著提升了通用機械產品的整體質量和性能,進而增強了我國通用機械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數控機床產業的應用已經深度融入到各個重點領域之中,成為推動各行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生產效率提升的核心動力。它不僅是我國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更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障。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數控機床產業的重要性,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我國數控機床產業的整體水平,為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奠定堅實基礎。